行業資訊
一、什么是“軸向”——定義與結構要點
“軸向”指壓力表連接件或測量口沿表體中心軸線方向布置的安裝方式。軸向壓力表通常適用于面板后部空間受限或需要從前方讀取且壓力介質從表背部進入的場景。其關鍵結構要點包括:
-
表殼(表盤)中心軸線與連接螺紋同軸;
-
彈簧管、膜盒或活塞等測量元件的力傳遞沿軸線方向傳輸;
-
連接螺紋或法蘭通常位于表體后側或下側、并標注軸向入口。

二、軸向設計的適用場景與優勢
適用場景:
-
控制柜、分布式儀表盤、設備面板后方狹小空間;
-
需要正面讀取、便于操作或標牌一致布局的安裝位置;
-
管道或容器的測點與表盤軸線同向時更便于連接。
優勢(中性描述):
-
節省設備面板后部空間;
-
便于前方集中讀數與統一布置;
-
對某些布置能減少導管彎折次數,降低連接處泄漏點。
三、軸向安裝規范
下面給出標準化的安裝步驟,便于現場工程人員按項執行,降低常見安裝失誤:
-
選型確認
-
確認量程、精度等級、介質兼容性與連接規格(螺紋規格、法蘭尺寸)。
-
-
檢查表體
-
目視檢查表殼、表盤、玻璃和連接螺紋是否完好、無明顯碰撞變形。
-
-
管路準備
-
清理管道內雜物與焊渣,必要時吹掃或沖洗,確保無固體顆粒進入表內。
-
-
使用密封材料
-
根據螺紋類型選擇合適的密封方式(墊片或符合規格的密封帶),避免過量填充導致密封損壞。
-
-
緊固與防扭
-
軸向連接時,用合適扳手在規定扭矩范圍內緊固,避免通過表殼施加扭矩。必要時在表后側設置支撐或使用接頭以減小應力傳遞。
-
-
傾斜與振動防護
-
若現場存在明顯振動,采用阻尼或軟接(如波紋管、減震支架)隔離振動,避免長期損傷內部測量元件。
-
-
調試與校驗
-
通電或注壓后進行逐級升壓,檢查表讀數穩定性及是否存在泄漏。對重要測點建議送檢或現場校對零點與滿量程示值。
-
四、軸向使用的常見誤差與成因
| 誤差類型 | 可能成因 | 解決建議 |
|---|---|---|
| 零點偏移 | 安裝時受力、連接扭矩過大、內部微量顆粒卡阻 | 松開重新安裝,清潔管路,送校對 |
| 示值波動 | 管道振動、脈動壓力、彈簧管疲勞 | 加裝緩沖器、波紋軟管或升級測元件 |
| 讀數遲滯 | 彈簧管粘滯、潤滑劑劣化或密封材料阻礙 | 檢修更換測量元件或清潔維護 |
| 外泄 | 密封不良、墊片老化、螺紋破損 | 更換墊片、修復或重新加工接頭 |
五、軸向與其他安裝方式的對比(軸向 vs 下軸/徑向)
-
軸向:適用于面板讀取、后部空間緊湊,但對后方支撐與連接要求較高;
-
下軸(下向):常見于立式管道、便于重力流向布置,但對面板布局可能不友好;
-
徑向(側向):適合側面接入點、安裝靈活,但表盤方向需要調整便于讀取。
(在選型時應結合現場管路走向、讀取角度與維護可達性綜合判斷)
六、校準與維護要點
-
定期校準:對關鍵測點建議每年或按工況更頻繁校準,校準時記錄零點與滿量程示值并比對歷史曲線;
-
污染防護:對含顆粒或粘性介質,應在表前安裝過濾器或疏水閥,避免測元件受損;
-
防凍與防凝露:露天或低溫環境中,應采取保溫或防凍措施,避免儀表內部凍結損壞;
-
更換周期:彈簧管式儀表在強脈動或長期超載工況下,應考慮縮短更換周期以保證測量可靠性。
七、常見故障排查
-
表讀數為零或異常:檢查壓力源是否連通、閥門位置與表連接處是否堵塞。
-
讀數與參考儀器不符:進行并聯對比校驗,檢查泄漏與連接應力。
-
表殼內有液體或蒸汽凝結:檢查是否有密封失效或冷凝現象,增加防護套或排水口。
八、現場案例要點(僅示意)
-
在配電柜面板集中布置壓力表時,采用軸向表并在后側布置短接頭,既節省面板厚度又便于維護。
-
對于脈動較大的泵出口測點,軸向表前加裝阻尼器或選擇帶阻尼器的專用表以延長壽命。
九、總結
-
軸向安裝為面板集中布置與空間受限場合提供了實用的結構方案,但對連接應力與振動防護提出更高要求。
-
合理的選型、標準化安裝與按期校準是保證軸向壓力表長期準確性的關鍵。
-
結合現場管路走向與維護便利性,選擇軸向或其他安裝方式時應進行綜合權衡并形成書面安裝檢驗單以減少現場變量。
- 上一個:天康壓力表出廠編號詳解—識別、記錄與追溯指南
- 下一個:天康壓力表質量評估與選購指南